家用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主要包括:负荷设计、容量设计、管路设计和安装等几个方面,以下分别进行说明:(1)空调负荷设计包括夏季冷负荷计算和冬季热负荷计算两个方面。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负荷估算指标进行负荷计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规范要求,应对各空调房间进行逐项逐时的负荷计算。同时在确定空调负荷时,应考虑1.10~1.20的间歇负荷附加系数,还应考虑邻室无空调时温差传热所引起的负荷以及送入新风的新风负荷。确定空调系统总负荷时,由于用户同时开启空调的概率很小,实际负荷应为总负荷的0.5~0.7即可。(2)家用中央空调室内机容量设计时应适当加大。适当加大空调室内机的容量,可保证空调的效果。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机型和容量
空调容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匹数。配置中央空调时,选择合适的容量很重要。过小则效果不好,过大反而会造成前期投资成本的浪费。一般专业的中央空调设计师在配置前先会去现场进行勘察,然后使用专门的热负荷计算软件,再充分考虑房屋的特点后,比如是否顶层、窗户多大、朝向哪里等等,才能配置出最佳的空调容量,并选定合适的机型。
第二步:空调的安装位置要选好
在正式安装前,中央空调的具体安装位置也很关键。如果安装位置不佳,例如中央空调的回风口设置在有太阳直射的地方,也可能会影响实际的使用效果。如果安装位置选择得比较合理,一些像小书房、小卧室等房间就不会让人产生一种压抑感。
第三步:空调风口与装潢要配合
家用中央空调的设计更需要与家居内装潢、吊顶结合起来考虑。一般专业的中央空调设计师在装修开始前就会与业主、装潢设计师一起进行有效地沟通,确定中央空调的送、回风方式及吊顶造型,保证空调效果,同时还要考虑美观性。
1.确定空调系统风道形式,合理布置风道,并绘制风道系统轴测图,作为水力计算草图。
2.在计算草图上进行管段编号,并标注管段的长度和风量。
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3.选定系统最不利环路,一般指最远或局部阻力最多得环路。
4.根据造价和运行费用的综合最经济的原则,选择合理的空气流速。根据经验总结,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可按P111表6.3确定。
5.根据给定风量和选定流速,逐段计算管道断面尺寸,并使其符合表6.1所列的矩形风管统一规格。然后根据选定了的断面尺寸和风量,计算出风道内实际流速。
通过矩形风管的风量G可按下式计算:
G=3600abυ (m3/h)
式中 a,b—分别为风管断面净宽和净高,m。
6.计算风管的沿程阻力
7.计算各管段局部阻力
查《局部阻力系数ζ计算表》取得局部阻力系数ζ值,求出局部阻力损失。
9.检查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情况。
10.根据系统的总风量、总阻力选择风机。
假定流速法,你可以看看空调简明手册参数都可以查
就当我是路过的
选定系统最不利环路,一般指最远或局部阻力最多得环路。
结,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可按P111表6.3确定。
根据给定风量和选定流速,逐段计算管道断面尺寸,并使其符合表6.1所列的矩形风管统一规格。然后根据选定了的断面尺寸和风量,计算出风道内实际流速。
通过矩形风管的风量G可按下式计算:
G=3600abυ (m3/h)
式中 a,b—分别为风管断面净宽和净高,m。
计算风管的沿程阻力
计算各管段局部阻力
查《局部阻力系数ζ计算表》取得局部阻力系数ζ值,求出局部阻力损失。
根据系统的总风量、总阻力选择风机。
假定流速法,你可以看看空调简明手册参数
设计顺序: 先末端,后主机
设计原则: 合理经济,最大的节约成本
计算实际空调面积,根据使用场所确定的冷负荷指标,计算出设计总负荷,根据设备布置特点确定设备总数量,确定设备型号:
AUH冷量 / 风量 = 7 W/m3 ; FCU冷量 / 风量 = 3 W/m3
当设备位置确定,立管位置确定,根据系统复杂程度确定采用同程式或异程式(当立管与最末端设备距离超过30米时尽量采用同程式);
确定主管道走向,并与设备合理连接,当主管道有分支时应设阀门以便调节。
假定 冷水机组冷水流量:6m3/10RT, DN40
根据设备流量确定每一管段的水流量, Q=冷量RT / 10RT X 6m3
空调水设计流速为 0.9-2.5 m/s,管径越大,流速越大。管道比摩阻应小于500。
根据设计水流速计算出管径: 管径= DN40 X (Q/6)1/2
冷却水流量: 是冷水流量的1.2倍。
空调水管保温:
当采用超细玻璃棉管壳保温时,供回水管保温厚度采用 50mm, 冷凝水管保温厚度采用 30mm;
当采用橡塑材料保温时,供回水管保温厚度采用 30mm, 冷凝水管保温厚度采用 15mm;
当冷凝水管采用 PVC 等塑料管材时,可不作保温处理。
风量选择:
新风工况: 按每人最小新风量确定,影剧院、博物馆、体育馆、商店,每人最小新风量:8m3/H,立方米/小时
办公室、图书馆、会议室、餐厅、舞厅、普通病房,每人最小新风量: 17 m3/H ,客房每人最小新风量: 30 m3/H,正常采用 50 m3/H。
回风工况:按循环次数确定,一般取 8-10 次/H,即空调空间体积 * (8-10)/H ,采用组合式空调器,循环次数:商场6-7次,推荐8-9次
估算法: 风压 = (最不利环路长度 * 10)Pa
设备定位,尽量靠近水系统立管布置风口,在保证无空调死区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风口数量,保持风口规格统一;
送风口风速在2-2.5 m/s之间,回风口风速在 3-5 m/s之间;
根据风口风量和风速确定风口尺寸 风量/风道截面积 = 28800 m3/m2
确定主风道走向,并与各风口合理连接,当主管道有分支时应设阀门以便调节,并且每个风口均设风量调节阀;
根据风口数量确定各段风道风量,根据设计风速计算出风道横截面积,根据安装空间确定风道规格,在保证装修标高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风道的宽高比,尽量减少变径;
钢风道保温,当采用超细玻璃棉板保温时,保温厚度为40mm;当采用橡塑板保温时 保温厚度为15mm.
根据使用场所确定负荷概算指标,再乘以总的空调面积便可计算出总的设备负荷,再根据系统情况确定主机数量,选出设备型号;对于一些多用途的空调场所,计算设备负荷需考虑同时利用系数。
根据制冷机组所需冷却水量确定,实际选用的冷却塔水量应大于所需水量,应当注意的是冷却塔的工况应和 机组冷却水的工况保持一致。
数量:比机组多出一台作为备用
流量:根据机组冷水流量 * (120-130)% 确定
扬程:根据系统情况,通常取(20-40)m
数量:比机组多出一台作为备用
流量:根据机组冷却水流量 * (110-115)% 确定
扬程:根据水泵至冷却塔的高度 + 机组降压 + (5-10)m
根据标准水箱尺寸,通常取(2.5-8)m3
通常在机组冷却水进口处设电子水处理仪 进行处理
目前供热空调系统定压补水方式主要有 膨胀水箱定压补水,补水泵定压补水,气体定压罐结合 补水泵定压补水等。其中膨胀水箱定压补水是最经济最简单的方式,膨胀水箱必须设在系统的最高点。补水泵定压补水定压点设在 冷冻水泵的入口回水干管上,这样可以使水泵产生的压头在系统中得到合适的分别。
罐体直径通常取: 1000 - 1200
配2台水泵
流量: (3-8)m3/H; 扬程: (冷媒水泵扬程 * 1.3)m
是正常补给水量 + 事故补给数量; 并宜为正常补给水量的 4-5倍。以设计冷量为基础,系统水容量大约为 2-3 L/KW。正常补给水量一般按系统水量的1%考虑。初步设计时可按 循环水量的 1% 估算。而水处理设备的流量可按正常补给水量确定即1%。 补水量用建筑面积来估算,大概每平米1L。
分集水器、分气缸
1、直径D=(1.5-3)* 支管中的最大直径
2、长度按支管数量和阀门型号确定
家用中央空调安装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的好坏,以下一起看看家用中央空调方案有哪些设计步骤。
步骤一:确定容量和主机型号设计中央空调。【需要先根据住宅面积、家庭常住人口、房屋朝向、是否有大面积的玻璃窗等,计算出最佳的空调容量,并据此选择合适的主机型号】空调容量计算过大或过小都不行,过小则效果不好,过大反而会造成前期投资成本的浪费。
步骤二:选好中央空调的具体安装位置的布局也很关键。惠驰设计师指出如果安装位置选择得比较合理,一些像小书房、小卧室等房间就不会让人产生一种压抑感。如果安装位置不佳,例如中央空调的回风口设置在有太阳直射的地方,也可能会影响实际的使用效果。
步骤三:空调的管路布局要合理【例如有的建筑设计不合理,室内设计不科学,房间设计层高小,管路过不去,影响到中央空调使用效果,而一些中央空调安装设计师只注重美观,不考虑实际情况,会极大的影响中央空调的使用效果】
步骤四:空调风口与装潢要配合家用中央空调的出风口设计。【一般专业的中央空调设计师在装修开始前就会与业主、装潢设计师一起进行有效地沟通,确定中央空调的送、回风方式及吊顶造型,保证空调效果,同时还要考虑美观性】
sh 惠驰(huichi-china)